AI短视频剪辑矩阵系统5分钟可以剪出1000多条视频;几千家企业的营销号借助AI可以实现24小时接单、回复客服;企业直播带货用AI数字主播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3月13日,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在东莞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
随着DeepSeek的惊艳亮相,以制造业闻名的东莞,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拥抱AI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城市发展动能的深度重塑。东莞市融媒体中心、东莞日报社捕捉到人工智能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新机遇,与杭州融道AI团队一拍即合,成立“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标志着东莞主流媒体在“AI+产业”深度融合、探索传统媒体发展新赛道迈出加速度。
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整合媒体资源、技术能力和行业场景,推动AI在内容生产、行业应用及数字化转型中落地的创新平台,旨在将AI技术与媒体传播、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跨领域推广。
基地将立足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赋能传统媒体努力开辟新业务、进军新赛道,积极赋能千行百业,为广东传统媒体探索发展新增长点提供东莞经验。
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如何运作,它又能干什么?
赋能媒体:东莞主流媒体快速拥抱AI
作为东莞首个媒体AI产业平台,东莞智媒AI产业赋能基地是东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一项有力举措。
东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树坚介绍,成立该基地,能够使本土主流媒体紧跟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趋势,实现新闻采编、内容生产、传播分发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基地将依托DeepSeek等先进大模型技术,全面赋能媒体生产、传播和运营的全流程。比如,利用AI技术实现新闻的智能化采集、编辑和生成,借助AI技术生成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丰富媒体表达形式;同时,构建智能政务新生态,像“东莞发布”可以“快半步”理念构建智能政务新生态,将AI深度融入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及公文撰写全流程,搭建系统性落地工作所需的AI应用场景,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
基地总顾问、中国融媒体改革研究智库中心首席专家王平说:“东莞日报社对技术敏感度高,快速拥抱AI技术,用AI技术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走在了媒体前列,必将为东莞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主流媒体主动接纳AI技术,实现采编流程全智能化,这是顺应媒体发展趋势、重塑媒体生态的关键一步,能让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重获竞争优势,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建杰这样寄语基地。
赋能行业:以AI智媒助推百业革新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成为主角,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也聚焦人工智能,提出“人工智能+”行动纲领,吹响了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示范高地的冲锋号。
东莞拥有180万户市场主体、22万家工业企业,更有千万人口在这里追逐梦想。基地将立足东莞制造业发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的实际,赋能千行百业,找到破解传统媒体发展困境的新钥匙。
“企业使用AI工具后会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比如某企业原来人力成本需要400万元,使用AI工具后人力成本会降低到100万到300万。”王平举例说。
王平介绍了融道AI智能营销系统的五大产品,其中,AI文本智能助手系统不仅能解决各种文案问题,还是身边的智能小助手;AI无人实景智播系统无需主播,一部手机即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AI智能体系统可以进行各种角色设定,智能问答客户问题,24小时不间断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目前,基地针对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赋能制造企业、赋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开发了三大课程。接下来,基地将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培养AI人才梯队,打造AI人才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基地计划引进AI开发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并培训数字人才,为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输送高质量的AI人才。
基地将吸引不同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其中,促进媒体与制造、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行业深度合作与交流,催生更多跨行业的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为东莞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结合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基地将通过AI技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如智能质检、供应链优化、工艺设计等,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央民族大学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认为,基地积极融入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东莞产业AI化转型中,积极进军东莞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拓展新的产业增长点,将为东莞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赋能城市:打造东莞AI技术应用标杆
伴随着AI时代的到来,各行业迎来了挑战和机遇,东莞主流媒体借助自身优势打造AI实验室,与各行业一起同频共振、深度赋能,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以创新应对挑战,将为东莞这座制造名城千行百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里不仅要打造AI人才的培育‘摇篮’,更是东莞各行业生产力提升的‘倍增器’。”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地构建起“技术-人才-产业”协同进化的创新生态,通过AI+制造、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东莞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市民提供智能医疗诊断、个性化教育方案、智能交通管理等。
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AI的助力。基地将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匹配技术资源,推动AI技术在企业市场营销、推广应用、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发挥作用,助力东莞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赋能东莞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让AI成为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让这座城市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王平说:“目前真正懂AI的企业还不到市场的0.3%,东莞是制造业大市,这里是推广AI应用的蓝海,大有可为。”
接下来,基地将进一步细分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数据价值变现、智能营销服务、知识付费升级、技术输出合作等业务板块,不断提升基地的造血能力,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回望过去,东莞以制造业发达闻名于世;展望未来,东莞将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高地屹立潮头。在AI的赋能下,东莞的千行百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基地将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为东莞乃至国内其他城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