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化 > 规划产业
数字化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信》2023年第6期 2023-07-26 14:48
字号减小 字号增大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80万亿元。在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成为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在此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对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专精特新”首次出现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中。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概念,即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10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努力在全国推动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万多家、“小巨人”企业899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8万家。

专精特新企业科创能力强。据统计,超六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力于产业基础领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高地,有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根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提供的数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一万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70余家小巨人企业近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两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根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提供的数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超一万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

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从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来看,加快其数字化是题中应有之义。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将帮助部分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成长为“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从发展现实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深度数字化的比例还不高。企业数字化深度由高到低可分为“计算机化、连接、可视、透明、预测及自适应”六个阶段。根据德勤公司对200家制造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有19%的企业尚未完成“计算机化”改造,41%的企业停留在“连接”阶段,28%的企业处于“可视”阶段,完成“透明”“预测”及“自适应”阶段的企业占比分别为9%、2%和1%。应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使其破解产业链发展的“断点”和“堵点”,解决“卡脖子”难题,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是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佼佼者,面临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及内部经营压力,数字化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增加销量、提高质量方面具有较大空间,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穿越周期、创新发展、增强韧性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能力。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需要大量的互补性资源,在数字化过程中,企业可通过与平台、服务商合作,应用互补性技术和战略资源找到适合自己场景的技术和开发路径。例如,利用相关数字技术与互补性技术,在空间维度上,用更细的维度去开展市场场景与序列化的触达,以及更精准地做好品类市场定位;在时间维度上,平台利用其沉淀的消费者运营模型,可围绕消费者生命周期与需求周期指导企业更好地开展研发创新工作。企业也可以通过数字孪生等方式,不断优化其产品工艺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降本增效。数字化使企业增加与客户、潜在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互动,对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能够打破企业内部资源的局限性,使其在更大范围内获取资源,进行多维度协同。有研究者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应扩展到零部件的整个生产和供应链,而不是像过去几次工业革命那样只扩展到产品的制造过程和相关的组织过程。数字化智慧化供应链不但能提高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实现智能化运营和精益管理,从而预测并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瓶颈。《行业领军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九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少为一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通过与大企业进行数字化智慧化供应链合作,更有利于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冲击。

数字化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更多价值创造。专精特新企业将生产经营研发过程全部数据化,并将其作为要素投入企业中,生产过程本身会产生大量的新数据。数字化发挥数据要素价值,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可以促进生产链条更高效地衔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通过对商业生态中数据的分析,可优化其与供应商、分销商的合作,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数字化发挥企业资源价值,让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以及社会生产网络中获得更多的互补性资源,从而使企业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也可通过共享资源使资源的价值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数字经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增值领域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拓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数据解析、软件、系统整合能力将成为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与利润的主要来源。

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渗透,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全流程改造,促进产业形态全智能化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平台化、智能化与协同化研发。技术创新能力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特征。超过8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服务业,且大多位于供应链关键环节,其产品研发制造需要供应商、应用方的共同参与,以构建设计、工艺和制造相互协同的创新模式。由计算机提供强大的建模和仿真环境,使产品的零部件从设计到工艺到生产及装配过程各环节的内容都在计算机上仿真实现,不但能提高企业研发设计效率,在进行协同研发时使产品研发的相关数据在不同主体间共享,而且可使远程工作人员进入同一个虚拟场景中协同设计、研发。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拟和验证产品的可行性,还能预测和分析新产品的可用性和制造成本。企业可根据建立的数字化模型和仿真系统给出的模拟结果及各种预测数据,分析出现在数字工厂中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化解决方案,进而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企业设计人员可从用户角度感受每项产品的新功能,针对设计不合理的部分在模拟系统中进行修改,并可立刻看到修改后的效果。

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持续优化生产过程。超六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属于工业的基础领域,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方式走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例如,在很多专精特新企业,自动化设备收集大量的数据后仍需人工对其进行监控与分析,在发生事故时仍需经过复杂的“人找数据”过程。通过智能化可实现“数据找人”,使生产业务逐渐向协同式生产、柔性式生产、精益式生产、绿色式生产、预测式生产迈进,生产车间从自动化车间、信息化车间逐渐向数字化车间、数字孪生车间、智能化车间迈进,生产管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更加精益、智能的管理模式迈进,生产模式由从“自动化、集成化”向“网络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客制化”演进。在智能化生产模式下,人、机、物都将成为生产者,共同主导跨界协同生产,高精度、高可靠、准实时的信息传输在各类软硬件设备上无缝连接、互换互通,机、物将具备对人类情感、思想、心理状态等的智能交互感知能力并互换开展跨空间的劳动协作。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可以进行活化与复用,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不仅能够更大幅度地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良品率、产量,而且能够对整个生产线的状况进行预测,准确地感知到生产线具体部分的状况,并对其维护、保养等提出更为具体的、可预测的建议。以发现生产异常为例,传统的基于降维手段的异常发现方法,容易破坏信息完整性,不利于设备异常的发现。在积累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制造数据的分析对关键参数进行提取,再通过聚类分析等各种手段发现设备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设备控制优化。以机器维护为例,对生产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运维成本,确保生产过程连续、安全、高效。通过对生产设备性能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构建生产设备的数字模型,实现设备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提供生产设备故障分析、使用寿命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预防非计划停机,增强生产安全性、连续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提升管理效能,推动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的特点,根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约半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为10%至30%,其中有235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通过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企业可以在其专业领域积累更多的技术、产品、营销等资源,获得产品生产、质量提升、开发创新等多方面的基础数据,从而提升效率和竞争优势。数字经济使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人事、财务等多个方面实现贯通,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

实现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对专精特新企业已形成梯次培育的政策支持体系。数字经济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要深入研究专精特新企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规划与路径,系统全面谋划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起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以专精特新企业为节点,支持推动数字经济全面渗透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建立技术、设备、平台和数据资源共享协同机制,培育发展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数字经济和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融合的运行监测分析与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为其他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指导。

二是强化要素支持。建立全方位的人才支持体系。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培养一批既懂数字技术,又精通企业生产技术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开展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更是高达2∶1。要从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需求实践出发,鼓励校企合作,强调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学以致用,推动新职业教育、新工科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数据要素发挥更大作用。建立数据市场化流通机制,鼓励和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共同探索行业、企业的数据挖掘、存储、交易使用、动态维护等规范,打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推动数据共享。通过云上资源支持、公共数据共享、行业数据打通等缩小企业间的“数据鸿沟”。培育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新模式,支持企业将数据应用于更多的生产经营场景。

三是完善产业生态建设。扩大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解决方案产品供给。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垂直度高、专业性强、流程复杂多变,通用泛化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往往不能帮助其实现全链路全流程数字化,应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深化合作,在提供一般化的通用解决方案、技术能力和数据的基础上,加速沉淀行业知识经验,吸引各类服务商开发细分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纵向整合行业资源、横向跨界赋能,同时,鼓励平台多元化发展,加快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构建数字经济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