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亨新区马鞍岛远望,中山大桥如巨大的“竖琴”矗立于江海之中,中山和深圳的距离更近了。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组团的唯一直连通道,深中通道将成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一道最优美的弧线之一,也将寄托中山全力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度拥抱大湾区的美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发布后,中山抢抓重大历史机遇,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深度拥抱粤港澳大湾区。
翠亨新区航拍图。(资料图片)记者 易承乐 摄
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制定“路线图”“施工图”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中山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的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建设工作,设立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金融、“菜篮子”建设等8个专项小组。围绕《规划纲要》内容,中山市大湾区办牵头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划出了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路线图”。
结合“双区”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等命题,市发展改革局还牵头制定出台支持和对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大湾区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等,形成了中山长期、中期、近期相结合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实施体系。
今年6月28日,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实现合龙。(资料图片) 记者 缪晓剑 摄
建设省级实验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正当时
今年7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作为全省首个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山将担当起为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探路的历史重任和时代命题。全市各部门和镇街谋定思动,坚决扛起省级实验区建设责任,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等六个方面,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尹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候介绍,今年以来,该局统筹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围绕推动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与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市发改部门共同商定今年第一批共66项融合发展重点工作。同时,牵头编制形成了中山市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50项重点任务。
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正在深入推进。9月初,《广东中山翠亨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作为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将肩负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主阵地”“排头兵”的重要使命。中山积极推进翠亨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推动与深圳共建深中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珠江西岸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基地等一系列合作项目。同时,积极探索联合珠海、江门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在广州南沙、佛山顺德等与中山交界片区谋划广中、佛中融合发展平台;在珠海斗门、江门新会与中山交界片区,谋划珠中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发展平台。
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深中通办政务服务专窗,超200事项实现“跨城通办”。(资料图片)记者 王云 摄
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一系列改革成果惠民生
在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中,中山注重在关键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在推进与港澳规则机制衔接、对接,拓展港澳拓展产业空间和港澳居民就业空间,便利港澳居民在中山创业生活等方面发力,方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真正做到了惠民生、暖人心。
去年6月,中山增设药品进口口岸顺利通过现场评估验收;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增设中山市中山港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今年5月16日,两批由中山企业进口的药品——“头孢噻肟钠”和“小儿珠珀散”在中山港外运码头顺利通关。自2010年开始筹备,历时11年,结束了中山“只有进口药品、没有药品进口”的历史。
去年8月27日,中山成为“港澳药械通”政策首批试点落地的四个城市之一。今年1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取得全省“港澳药械通”首张批件。今年5月31日,44岁的刘先生成为我市“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后的首位受益患者。
一件件民生举措,拉近了中山同胞和港澳同胞的距离。目前,中山已在62个村(社区)设立内地港澳同胞服务中心,同时,中山支持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中山站、香港工联会中山咨询服务中心提供更多服务,提升跨境民生服务水平;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广大舞台,并加强创业扶持和担保贷款审批,全市50家创业孵化基地向港澳青年全面开放,服务港澳青年1.5万余人;港澳居民纳入我市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改革正在实施落地,在银行服务点开设港澳服务专区,打造“湾区社保一站式服务清单”,目前港澳居民在我市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超过7000人次,实现包含权益登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保卡服务等六大类共30余项高频社保服务大湾区内普惠共享;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公证”全市统一平台,平台通过人脸识别、远程视频、语音同步存储、电子签名认证、发证等在线办理方式,为港澳企业、居民提供便利公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