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全球无障碍宣传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残障引起的不便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成了残障群体与社会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他们通过网络学习、参加培训,成为网络购物、线上工作的主要群体之一,互联网方便了他们的生活,缩短了他们与健全人的差距。
由于各种原因,残障人士不能像健全人一样顺畅地使用互联网。正如物理生活空间进行的各种无障碍改造一样,网络空间同样正在进行着无障碍改造。在全球无障碍宣传日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无障碍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黄畅,请他介绍我国互联网在适老化及无障碍工作开展方面的情况。
记者:您一直专注于推进数字技术的“无障碍”行动。作为业内最早一批专业人士,请您介绍一下中国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开展情况。
迄今为止,我国开展信息无障碍工作已经有十八年,是世界上开展此项工作较早的国家,也是开展此项工作最早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了特别支持,自2004年起,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连续举办了16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该论坛对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推动中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主要成就有:一是我国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工作,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和政策文件;二是制定网站信息无障碍标准规范;三是积极开展信息无障碍改造工作;四是推动了信息无障碍技术进步;五是着力推动公益服务,自201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协会启动并持续开展“美丽中国——中国政务信息无障碍公益行动”,目前已经完成500多家信息无障碍服务平台的建设,3万多个网站实现了无障碍服务,公益服务节约各级财政资金十多亿元。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为推进我国全面开展适老化及无障碍工作和全面进入信息社会吹响了号角。
记者:目前中国引导推动的“数字技术”适老化与信息无障碍有什么异同点?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字技术”适老化属于信息无障碍,它是信息无障碍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具体服务对象的技术要求。但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主要指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将信息无障碍的关注点定位在盲人用户。目前国际上的相关信息无障碍技术指标,对满足身体机能退化或丧失、文化或认知能力下降的老年群体的帮助甚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生理方面,老年人具备残疾人的所有障碍特点,如视力、听力或语言能力下降,行动迟缓或丧失,认知或理解能力退化等。
2.在认知方面,由于数字技术属于新兴技术,老年人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感觉比较生疏,复杂的操作方式难以掌握。
3.在交互方面,界面信息过多、类别不清晰、界面不讲解,业务流程的操作步骤过多且繁琐,容易出错。
4.在安全方面,临时的弹窗商业活动引导、莫名软件的下载和安装,以及不告知的信息外泄,无疑增加老年用户的担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不会用、不能用、不敢用是目前绝大部分老年人的常态,让老年人会用、能用和敢用,是目前“数字技术”适老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完整人生都会经历10~20年的老龄残障生活时间,目前中国实施的包括互联网应用在内的智能技术、数字技术“适老化”,是对信息无障碍服务理念的提升,也是对相关技术要求的扩展,对推动全球老龄社会的信息权利平等和人类信息文明进步意义极大。
记者:在推进适老化工作的过程中,您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最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关参考标准尚未统一。若采用西方改造源代码的方式,工作量特别巨大,在实际工作中,极个别单位网站由于采取对网站源码进行改造,投入达到几十万元,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甚至投入数百人。这种情况若不改变,对目前推动我国近百万个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工作将会产生消极影响。适老化属于新要求,互联网需要重新规划适老服务,等于再建一个服务前端,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改造主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网站技术人员对规范了解不深,对老年人、残疾人需求了解不全面,导致所做出的产品不容易达标,改造走弯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反复修改浪费的人力成本也比较大,成为网站方的负担。
三是改造主体服务能力有限。由于一些自行进行改造的单位,并没有深刻理解适老化将使互联网应用服务更智能、应用人群更广泛的精髓,使得花费大量改造费用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改造的大量投入与实际收益不相匹配。
记者:您能否评价一下现在的适老化服务改造,改进得怎么样,以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会在哪?
从总体上讲,对于适老化改造工作,全社会重视度很高,积极配合,不论投入多大、费时多久,都能及时完成改造,大部分单位的改造效果比较好。个别单位改造后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在开展中。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实施技术共享和公益推动。我们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人机交互和实用性方面,让用户获得更加便捷的互联网应用;二是加强技术融合创新,打造共性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复用性的能力,大幅度降低社会改造的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三是打造适老化及无障碍公共服务产品。
我们国家有100多万款互联网应用产品,如果一款改造需要20万元改造费用,那么所有应用完成改造将耗费2000多亿元的资金,会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财政和经济负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公益行动服务模式,持续推动“中国政务信息无障碍公益行动”,通过公益免费、技术共享和建设改造指导等多种公益方式,将适老化及无障碍公益服务下沉到各省(区、市),帮助各省(区、市)各级政府单位、公共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完成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尽快尽早地帮助老年人便捷平等地融入信息社会,实现“全面信息社会,老年人、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现实目标。
记者:现在有一种现象,即便是年轻人,也开始选择使用“老年版”模式了,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老年版”的模式,人机交互的信息内容扁平化及大字体、大版块,而且没有临时或常驻的广告弹窗,也没有引导类的下载链接等干扰信息,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简易便捷,浏览舒适度更高、操作体验更好。在满足老年人使用的同时,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其实这也代表了未来信息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