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 汕头
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比学赶超赛龙夺锦
汕头召开五场座谈会 迅速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来源:汕头日报 2023-01-29 10:25
字号减小 字号增大

1月28日,在农历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在全省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展现开局的势头、新春的气象。

28日上午,汕头市设置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直播。当天下午,汕头分别召开深入实施“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等五场座谈会,迅速学习贯彻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充分动员,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形成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良好态势,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汕头今年安排重点项目460个,总投资逾56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0亿元

1月28日下午,汕头组织收看收听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分会“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工作视频会议,并随后召开现场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掀起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新热潮,加快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为奋力开创汕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支撑进行再部署再落实。据悉,今年,汕头安排重点项目460个,总投资逾56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0亿元。

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带动能力强,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是把发展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抓手。今年,汕头将进一步统筹谋划推进,加快形成与建设现代化活力特区相适应的有效投资规模。据介绍,汕头今年安排重点项目460个,总投资5631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10亿元以上的有117个。

当前,汕头投资潜力和空间不小,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实施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产业有序转移、“绿美汕头”、对口帮扶协作等重大部署,以及加快建设深汕“经济特别合作区”、加快“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等重大机遇,将推动汕头及粤东地区加速与珠三角对接,构建更紧密的协同协作关系,形成新的投资需求和投资空间。

推动有效投资需要项目作支撑,汕头各级各部门将增强狠抓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部署,把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工程化、项目化,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汇聚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和强劲信心。

今年,汕头将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三年工程两年干”、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存量资产盘活和“四大专项行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为此,汕头各级各部门将凝心聚气发力,突破瓶颈制约,推动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取得实效。

最近一段时间来,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县,依托“十四五”规划项目、交通领域专项规划、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项目、“七个一批”项目清单、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以及各部门、各区县新谋划项目,梳理了63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超万亿元。全市各级各部门将紧盯投资目标,强化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群策群力谋划好、落实好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强化责任落实、要素保障、审批服务、项目储备,特别是在强化要素保障上从解决制约重点项目推进的用地、资金、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要素入手,加大项目支持保障力度,创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努力实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强大后劲。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助力制造业做强做大

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

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必须突出比较优势、加速科技创新、打造良好环境。锚定这一目标任务,汕头上下团结一心、协同发力,绘制“作战图”细化“施工图”,以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推动汕头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贡献力量。

推动汕头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主战场主阵地。“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座谈会强调,汕头各有关部门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思考制造业该如何当家,紧紧抓住产业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平台等关键环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拿出真招实招,在产业“链、群、端”共同发力;重点企业、协会商会、高校、科研机构则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定位,分工协同,力争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

回望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汕头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全力推进稳增长、拓空间、调结构、促转型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各地投资集中发力、各级政策加力提效,“工作清单”也随之亮出——

汕头将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着力打造国际风电创新港,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质增效,突出头部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链协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还将优化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特别是六合产业园规划建设,力争把六合产业园建设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在完善要素配套方面,将推行“标准地”“带项目”“带方案”供地模式,试行“拿地即开工”,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努力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加快提升产业品牌同样势在必行,汕头将增加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提升“潮”品文化特色形象,大力培育优质“汕货”品牌;大力塑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市”“中国玩具礼品之都”产业集群品牌;办好海上风电国际论坛、“中数大会”“服博会”等活动,大力提升区域产业形象。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省内第5个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城市,下来,汕头将着力构建全面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增强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落地,汕头不仅要继续办好常态化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南澳科学会议”学术活动,谋划建设汕头科学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还将凝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发挥好汕头大学、广以、省实验室等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和人才聚集作用,支持围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产业化,从而推动提高城市知识创新水平,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提振信心、奋勇争先。围绕新年首季经济“开门红”,汕头做好动员部署——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抓项目、抓服务、抓招商、抓发展;各重点企业要敢拼、敢闯、敢投资;行业协会要继续强化纽带和引领作用;科研机构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同心同德、奋勇前进,全力以赴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

近年来,汕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区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目前,汕头城乡共有37个街道、32个镇,这些区域大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正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振兴的增长极。昨天下午的座谈会,围绕汕头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等主题进行专题讨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去年,汕头现代农业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全市新增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建成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7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872个行政村基本完成干净整洁村创建,60%的村庄建成美丽宜居村,28个村庄建成特色精品村。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全市共规划建设1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已有5条示范带已初见成效,全线里程合计约119.8公里,共覆盖行政村49个。

据了解,《汕头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完成编制并印发实施,提出总体目标是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特区、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开放包容的文明窗口、绿色宜居的智慧都市、共同富裕的粤东明珠的奋斗目标,采取积极的规划策略建设城乡一体“都市汕头”,同时发挥侨乡和国家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优势,通过做好“侨”文章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全球潮人之都”。至2025年,汕头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0%(2020年为70.7%),领先粤东(63.0%),超过全国67%的目标,增幅与全省基本持平。

当前,汕头仍存在区域发展均衡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尤其是整个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农村二、三产业创新驱动力不强,未能形成产业集群等亟待补齐的短板。如何贯彻落实好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呢?

座谈会上提出,各区县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把握发展定位,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围绕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推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要素配置等县域统筹,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下功夫建设具有潮汕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进澄海蔬菜和金平、濠江、南澳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加快潮南区雷岭镇、红场镇和澄海区溪南镇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以及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县域经济融合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任务。其中,坚持规划先行,建立规划编制协调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系统保护,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之间的通勤便捷程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序推进城乡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此外,要坚持改革创新,引导土地、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及自由流动,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城乡现代化水平,加快工农城乡关系的高质融合。

引入金融“活水”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向“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倾斜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立足之本和初心使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基础,推动金融有效支持制造业发展是关键。记者在昨天下午召开的“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汕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045.42亿元和2812.05亿元,同比双双增长11.7%,分别高于全省增速1.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其中存款余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130.14亿元,同比增长7.5%,彰显了汕头金融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需在全力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去年,汕头获批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全省两个地级市之一;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获得信贷”指标排名前列。新的一年,汕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对新消费和重点领域消费的金融支持,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把握完善金融体系,增强竞争能力;强化对投资的融资保障,加大对重要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发挥政策性银行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优势,加大对民间投资、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改进对外贸易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服务。

大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下来,汕头将围绕2026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产值达7000亿元目标,集中资源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进产业链头部企业,吸引关联企业集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对接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结合汕头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数字经济为先导,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2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着力培育1个大健康产业,延伸谋划未来产业,各金融机构要抢占先机,主动对接,加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推动产融合作深度发展。

此外,支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稳步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完善“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机制。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向“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倾斜,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把握制造业当家,提升对接效率,用好“粤信融”“汕金惠企通”、金融服务团等融资服务对接机制,鼓励设立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专营部门,实现融资需求信息的动态调整和常态化提供机制,更好地满足制造业的融资需求。

当前,汕头34家上市企业和81家上市后备企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一年,汕头将积极推动科技型、创新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创设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发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现代金融投资机构,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类基金投向本地优质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家以上,力争新增上市公司2家、辅导备案企业5家,列入上市公司后备企业库突破100家;鼓励支持上市公司实施产业化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债、增发融资和募投项目在辖区的落地,合力解决上市公司制约发展的瓶颈环节,使上市公司成为产业链的中心,从而形成“链主”带动,“核心”联动的局面。

强化联动坚定信心 打好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组合拳”

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新年新气象,汕头擂起高质量发展路上比学赶超的金鼓。在昨天下午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分会场会议——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上,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代表共聚一堂,强化政企联动,坚定发展信心,“把脉”推动汕头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落实新的一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工作任务,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跑好扎实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开局“第一棒”。

当前,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将逐渐显现,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去年,汕头商品房网签成交面积333.29万平方米,成交量全省排名第12。面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市住建局等职能部门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出台优化资金监管、降低购房门槛、缓解企业资金流困难等多项措施帮助房地产企业纾困解难,同时有力推动问题楼盘稳控化解、复工复建,顺利完成保交楼任务。

新一年,开新局。汕头将把准政策“风向标”,坚定发展信心决心。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工作和房地产工作的形势研判、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将房地产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提升士气勇气,正视困难问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房地产业之“稳”服务全市经济大局之“进”。

目前房地产企业在经营发展上仍面临较大困难,汕头相关管理部门将认真研究分析,打好政策“组合拳”,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各部门各单位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联动协作,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实,把“保交楼、保稳定、保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各房地产企业也将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用好政策红利,加强内部管理、谋求转型,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大力提高住房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记者获悉,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市住建局将牵头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结合汕头实际出台切实有效的金融纾困和支持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手机版